北京时间4月23日凌晨05:00左右,特朗普亲自表态:美国对中国的关税将由当前145%的水平“大幅”下降,虽然关税也不会降到零,但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
特朗普最终也没有等到我们的电话,但似乎妥协比想象中来的更早一些。估摸着他也没想明白,本意想教训教训隔壁小孩,结果把自家玻璃全砸了,还顺带吓跑了邻居,以为是招妙手,没成想是招臭手。当地时间4月27日,美国广播公司、《华盛顿邮报》以及益普索集团联合进行的”民意大考“显示,特朗普的执政百日支持率为39%,创下过去80年来美国历任总统的最低执政百日支持率。
政治动机:特朗普的关税棋局
表征经济上,特朗普天天念叨美国和中国、加拿大、墨西哥的贸易逆差,一拍脑袋决定用关税来“补窟窿”。一边盘算着把你廉价的外国商品拦在门外,美国本土产业就能支棱起来,贸易逆差自然就没了。一边幻想用关税当 “皮鞭”,把跑到国外的制造业都 “抽” 回来,给美国工人派岗位,统统回归工厂拧螺丝,打响就业保护战。美国汽车、钢铁这些传统产业都靠关税保护起来,让产业回流,让制造业再次强大。也难怪网友会戏谑:美国想要当制造大国,我们想当消费大国,魔幻的2025,大家都想活成对方的样子。
这次的对等关税出台非常之急,兴许是因为财政上太过捉襟见肘。拜登留下的美债烂摊子,特朗普慌不择路地要擦屁股。截至 2025 年初,美国国债规模达 36.1 万亿美元,2024 财年财政赤字 1.8 万亿美元。今年还恰逢还债大年,特朗普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压低美债利息来节流,出路就是压低美债收益率。按照2024财年统计Tbills tnotes tbonds三部分美债加权平均后利息为3.17%,只有美债收益率重新回到这个水平才能控制美债借新还旧的拆墙螺旋上升到不可收拾的境地。
为此特朗普设计了压低美债收益三步走战略:关税开源 →美股波动推高美债需求→ 签署海湖山庄协议。对等关税对全球新增的税收预计可达7500亿;利用美股与美债互斥关系美股崩则美债强,美债强则价格涨收益率降,以此来降低利息支出;而海湖山庄协议包含购买美国100年无息国债、保持美元助币地位前提下美元有序贬值实现制造业回归、对这些国家依然实施军事保护三个核心要点。如三步策略真实完成,效果堪比布雷顿森林体系与里根新自由主义的实施,蓝图是宏伟而灿烂的。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看他干什么事,先看他是什么人。川普只是一个政客,在西方的政治规则里,政治人物最核心的目标永远是满足政治需要。特朗普首要的、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巩固自己的权力,尽可能延长自己在政治舞台上的生存时间。2026年11月中期选举之前,他必须要向他的选民兑现他的政治承诺,稳固自己的票仓。所以归根结底,此次发动关税战,只为一件事,政治,政治,还是政治。
内里政治场,关税就是特朗普 “谈判的王牌”,随口喊一个不着边际的数字,逼着你坐下来谈判。对内给国内制造业群体画 “保护主义大饼”,靠这招立住 “硬汉人设”,收割选民支持。对外揣着 “美国优先” 的野心,想用关税砸烂旧秩序,重写全球贸易规则,实施单边主义。
然而这算盘打得太响,全世界都听出了不对劲。
关税战演绎:从贸易博弈到美元危机
前期疯狂作妖,中期疯狂打脸,后期疯狂掉粉,你看特朗普这出关税大战,像不像我们熟悉的某知名宫斗大戏,看起来这两年我们的文化出口势头还是很猛的。
前有《甄嬛传》的华妃,仗着哥哥年羹尧的势力,在后宫那是横着走,看谁不顺眼,抬手就是一巴掌。特朗普二进宫之际,手起刀落就是各种关税大棒,2 月 1 日签署行政令,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商品加征 25% 关税,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 10% 关税,一路最高喊到245%;2 月 10 日,宣布对所有美国进口钢铁和铝征收 25% 的关税 。兴许他认为美国还是当年的灯塔之国,能够颐指气使,只手遮天,在国际贸易中肆意妄为。通过单方面加征关税,迫使其他国家在贸易问题上对美国让步,进而实现他所谓的 “让美国再次伟大”,缩小贸易逆差,推动美国制造业振兴等目标。但日月换新天,特朗普还是太自信了,后而落得一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从盟友到竞争对手,几乎所有国家都意识到,美国的关税政策就是给自己挖的“大坑”,还非要拉着大家一起跳。中国首当其冲,被美国当成了重点 “关照对象”。但我们这次脊梁骨很硬,坚决对等反制,从10%到125%,你加我也加,你谈我才谈,这个电话你不打,我不打,看谁先熬死谁。
当地时间 3 月 12 日,欧盟委员会宣布,4 月开始对价值 260 亿欧元(约合 2051 亿元人民币)的美国产品征收反制性关税,以回应美国对全部进口的钢铁和铝加征 25% 关税 。英国央行行长安德鲁・贝利警告称,美国的关税政策会打击经济增长,对英国和世界经济构成重大风险。此外,日本、加拿大等众多国家也纷纷表达不满,采取各种措施应对美国的关税威胁。
内部来看,2024年4月19日,美国经济学界上演了一出“集体叛逃”大戏:956名经济学家(包括两位诺奖得主、15位美联储前大佬,甚至还有白宫新晋经济顾问)组成了复仇者联盟,联名签署了一份《反关税宣言》,直接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怼成了筛子。这阵仗堪称自1930年抗议“斯姆特-霍利关税法”以来,学术界最大规模的“揭竿而起”,我们且称之为“经济学家起义”。最近流行一个说法,特朗普和经济学必须死一个,但大概率经济学死不了。
特朗普万万没有想到,由于对全球国际形势的误判,这场关税战短短数周便演绎成了金融保卫战和美元保卫战,美国步入股债汇三杀的境地,美国信用洗地。
但我们在虎见22中也提到了,当下的美国面临着以索罗斯等为代表的精英犹太资本和昂撒硅谷资本的深层对决,某种程度上来说,美国经济学界更多代表的是传统精英阶层的利益,这个事我们必须辩证地看,虽然特朗普的支持率在下降,但是关税战还在打,证明他的选民和票仓还愿意给他时间,看他能折腾成什么样。
七宗原罪:关税政策的致命硬伤
特朗普显然对历史课不太上心。1930年,美国用《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对2万种商品加税60%,结果全球贸易额暴跌66%,美国GDP缩水12%,失业率飙到25%,堪称“大萧条加速器”。如今,特朗普青出于蓝:对中国汽车、芯片加税245%,比祖师爷还狠。
行至当下,·不管是经济学家起义,还是盟友背刺亦或者是对手硬刚,至少特朗普打着 “美国优先” 的旗号横冲直撞关税战,暴露出了7宗原罪:
1.经济学的悖论:所谓 “对等关税” 完全背离全球化逻辑。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数据打脸 ——90% 的关税成本最终转嫁到美国消费者身上,沃尔玛牛仔裤价格暴涨 28%,底层家庭每月多掏 74 美元。企业为避税转向越南、墨西哥,却因中国掌控 62% 的中间品供应,采购成本不降反升。关税战本质是 “美国中产为全球供应链打工”,堪称经济学领域的 “自残行为”。
2.历史轮回的昏招:1930 年斯姆特 - 霍利关税法引发大萧条,特朗普却重蹈覆辙。尽管当前平均关税低于当年,但在数字贸易占比 37%、知识产权出口占比 41% 的今天,关税已无法切断经济联结。欧盟加速与中国签订投资协定,东盟推进本币结算,美国盟友纷纷用行动瓦解美元霸权根基。
3.劫富济贫的魔术:这场关税战成了 “劫贫济富” 的工具。年收入 5 万美元家庭承担 6.3% 的关税成本,是百万富翁群体的 5 倍多;每创造 1 个制造业岗位需砸 90 万美元补贴,结果 72% 的企业用机器人替代人工。白宫还在吹嘘“关税创造了32万个制造业岗位”,铁锈带工人薪资增速仅 1.2%,远远落后全国3.8%的水平。说好的‘保护工人’,缘何变成‘劫贫济富’的阶级魔术?
4.产业出逃的加速器:特朗普本想靠关税留住产业,结果适得其反。大众将 30 万辆电动车产能从田纳西州迁至合肥;台积电在南京突破 3 纳米技术绕过美国出口管制,高额关税给友商做了嫁衣,巴西大豆出口商纷纷注册中国绿色通道、物流周期缩短十二天。更讽刺的是,中国芯片进口量下降 18%,却让 ASML 对华光刻机销售额激增 23%。技术脱钩没脱成,美国制造业反而加速外流。
5.美元霸权的掘墓人:关税战成了美元霸权的 “自杀按钮”。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覆盖 97 国,中俄能源贸易 100% 使用人民币结算;全球央行连续抛售美债,中国减持美债 18 个月,转而增持 2300 吨黄金。上海原油期货交易量直逼纽约、伦敦,人民币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份额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升。
6.政治短视的代价:为讨好铁锈带选民,特朗普用 4200 亿美元的消费者损失换来 240 亿美元的关键州补贴,还编造 “中国支付关税” 的谎言欺骗民众。短期选票到手了,却让美国经济信用透支了。
7.全球孤立的困局:关税战让美国沦为国际 “孤家寡人”。欧盟将中国新能源汽车关税降至 4%,日韩企业通过中国特供通道绕开美国管制,东盟大幅削减美元交易比例。WTO 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 81% 的新自贸协定将美国排除在外,RCEP 经济体量已超北美自贸区 23%。
用19 世纪的贸易思维对抗 21 世纪的全球化,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废弃的工厂,残旧的设备它还在那里,但当我们坚持为十九世纪的机器涂抹二十一世纪的润滑油,究竟在修复过去,还是在毁灭未来?
中国反制:七年交锋 越战越勇
虎见22我们也写道:在全球经济的大棋局中,中美博弈正发生深刻转变,从过去的 “战略防守” 逐步迈向 “战略相持” 阶段,“东升西落” 的趋势愈发显著。从宏观角度出发,由于中国对美军事霸权、美元霸权和科技霸权的逐一追赶和突破,我们以“生产型国家”实力具备了抗衡的底气。
上篇聊完宏观,今天我们就接着聊微观,从产业层面的视角,来扒一扒我们为什么越战越勇。
首先,中国拥有全球最为完备的工业体系,涵盖 41 个工业大类、207 个中类、666 个小类 ,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来保障自主可控。关税如此之高,美国的企业主们绕了一圈发现依然找不到我们的替代品,这个大抵是我们最有底气的地方。
这些年我们脖子被勒的最紧的无非是半导体芯片产业。2018 年,中国芯片产业在五大核心环节全面受制于西方:高端光刻胶 90% 依赖进口,光刻机被 ASML 卡脖子,中芯国际 14 纳米工艺良品率不足 50%。
七年后,中国芯片产业上演惊天逆转:国产 12 英寸硅片月产能突破 50 万片,光刻胶市场份额从 5% 跃升至 30%;中芯国际 7 纳米良品率达 90%,N+2 工艺对标台积电 5 纳米;芯片年产值从 6500 亿元飙升至 2.3 万亿元,自主率翻倍,2024 年出口额突破万亿元,实现贸易顺差。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预测,按此增速,中国将在本世纪中叶掌控全球芯片产业链 90% 产值与 60% 利润。阿斯麦总裁坦言 “制裁反而帮中国节省采购经费”,曾经被断言落后美国20年的芯片产业,在极限施压的环境下,封锁倒逼我们用7年走完30年技术鸿沟。
生物医药领域,我们也有诸多不俗的表现。康方生物的卡度尼利单抗等产品不断推进临床试验,部分已获批上市,打破国外药企在相关领域的长期垄断。基因治疗领域,CRISPR-Cas9 相关临床试验项目数量同比增加 3 倍 ;肿瘤免疫治疗领域,PD1/PDL1 抑制剂新增适应症数量较去年增长 45% ,PD-1抗体价格直接打五折,mRNA疫苗研发进度快连辉瑞都要挠头。
光伏产业,中国占据全球 80% 的光伏组件份额 。从硅料生产、硅片加工到电池片及组件制造,中国企业技术先进、成本优势显著。即便面临美国加征关税,我们的性价比依然很香。
最后讲讲人民币国际化进程,2015 年中美金融博弈初启时,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年交易额仅 4808 亿元;2024 年这一数字暴增至 175 万亿元,十年暴增 363 倍,占上海国际支付流量的 12.85%。沙特对华石油贸易 48% 采用人民币结算,中俄天然气交易 100% 本币化,同比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降至57.8%,为1994年以来最低。
这场持续七年的较量,让我们尝到了斗争的甜头和红利,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战略思维,从战略防御到主动出击。原来好说话的我们,腰板子直了,脊梁骨硬了,以斗争求发展,越战越勇,越战越猛!
资本市场:三重崩盘 vs 韧性托底
美国:一场三重崩盘的金融地震
2025 年美国关税 “王炸”一官宣,美国股市直接开启 “跳楼模式”。4 月 3 日,道琼斯指数狂跌 3.98%,标普 500 指数暴跌 4.84%,纳斯达克指数重挫 5.97%。这还不算完,4 月 4 日,道琼斯指数又暴跌 5.50%,纳斯达克指数跌 5.82%,较历史高点狂跌 22.73%,一头扎进技术性熊市;标普 500 指数也跟着跌了 5.97%。短短两天,美股市值蒸发 6.5 万亿美元,相当于把 47 万亿元人民币直接扔进了太平洋,科技 “七巨头” 的市值就蒸发了 1.8 万亿美元。截至4月23日,美股尤其是纳斯达克指数依然斩获了13.47%的跌幅。
债市也不太平,按照特朗普的压低美债收益率三步走法则,正常的演绎应该是股市暴跌,资金涌进债市避险美债收益率下降,但经济衰退预期又让企业债券失宠,信用利差拉大。30 年期美债收益率逼近 5%,美债拍卖遇冷,对冲基金爆仓搅局,债市收益率走势乱成一锅粥。
关税政策一出瞬间搅动 29 万亿美元美债市场风云,引发自 2001 年以来最猛烈抛售潮。4 月 7 - 11 日,美债收益率狂飙,10 年期、30 年期收益率单周暴涨近 50 个基点,分别触及 4.588%、5.02% ,其中 “全球资产定价之锚” 10 年期美债收益率创多年来最大单周涨幅。不过,市场波动剧烈,近日美债迎来反弹,截至 4 月 17 日,10 年期、30 年期美债收益率分别回落至 4.306%、4.762% ,上演了一出跌宕起伏的 “过山车” 行情。
美元指数这边,对等关税实施后,美元指数一路下滑,4 月 21 日跌破 99 大关,创近三年新低。究其根源,美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首当其冲。中长期而言,美元走势与美国经济在全球的占比紧密相连。特朗普的关税骚操作,打得美国经济预期 “晕头转向”。市场预计 2025 年美国实际 GDP 增速将从 2024 年的 3% 大幅下滑至 1.8%,经济前景如此黯淡,投资者对美元资产自然 “敬而远之”,大量资金撤离,美元指数承压下行。
从更深层次剖析,是关税冲击下美元信用崩塌的风险。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信用堪称根基。然而,特朗普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肆意破坏全球贸易秩序,使得各国对美元的信任大打折扣。黄金价格在这期间不断创新高,而美元却节节败退,这一反常现象正是市场对美元信用产生质疑的有力证明。
更致命的是,特朗普与鲍威尔的权力博弈,彻底扰乱了市场预期。这点上来说,特朗普可谓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行越远,多次公开批评美联储加息政策,一度要让鲍威尔下台,试图干预货币政策独立性,导致市场对美国货币政策的稳定性丧失信心。美联储的独立性一直是美元资产吸引力的重要保障,独立性一旦受到挑战,不论是美元资产还是美元指数都将走下神坛,走向崩塌。
券商研报显示,美国股债汇“三杀”的状况在历史上比较罕见的,从1971年1月到现在,美国股债汇同时出现明显下跌的月份只有6个。资管巨头警告,如果当前高关税政策持续存在,美国在2025年将"绝对"陷入经济衰退。自1月20日宣誓就职至4月25日,特朗普的百日成绩单是:美股三大主要指数均显著下跌,美元指数更是下挫近9%。纵观21世纪,这无疑是美国总统最惨淡的开局之一。股债汇三杀的局面,可谓是美国经济政治内耗的直接结果。
A股:国家队托底下的避险与博弈
反观A股,4月7日开盘那根大阴线大家还心有余悸,上证指数收跌7.34%,深证成指跌9.66%,创业板指跌12.5%,全市场2902支股票跌停;恒生指数跌13.22% , 恒生科技指数跌17.16%;人均喜提一个跌停板。不过这种恐慌没有持续太久,截至4月23日上证指数13个交易日里面画下了11根阳线,可见韧性还是非常足。一个是来自于国家队国家队通过汇金公司、证金公司等平台,持续增持银行、保险等权重股,国央企纷纷宣告回购,托底的决心还在。一个说中国民众空前的团结,有一说一,我们必须得感谢特朗普,没有这种极限的外部压力,还没有看到中国股民如此团结的一面。总体这次比2018要好,韧性要更强,首先我们信心变强了,其次更重要的是对手变糟了。
在投资风格上,A 股资金呈现出显著的避险特征。行业选择上抱团诸如医药、黄金这类强避险属性的品种。2025 年年初至 4 月 21 日这段时间,黄金的累计涨幅已经接近30%。这个阶段大家还是以防守为主,保持中性仓位,防御对美出口敞口比较大的板块,虽然是错杀,但是情绪面影响比较大,资本市场可能需要几周时间来反应消化。关税在特朗普的反复摇摆中,短期还没有定数,还得纠缠一段时间。对于资本市场还是那句话,放弃幻想,准备战斗,短期不确定性太高,不宜盲目抄底,边走边看。
政策与市场态势上,展望后市,政策节奏将以维稳为底,科技方向为主线,消费/地产刺激预计仍然是比较克制的。官方表态反复强调,科技战才是本质,而非短期宽松或者需求刺激,所以科创、自主可控领域的政策倾斜会很大。
市场转机上,关税战的缓和将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转折点。一旦中美达成阶段性协议,市场风险偏好将迅速回升,这个时候思路要迅速切换,从避险走向受益,从抱团走向分化。受益于出口改善的果链、新能源链将会率先修复。
操作策略上,投资风格从成长转向价值成长,规避纯讲故事的高市盈公司。配置方向坚守自主可控及AI,增配内需相关产业,如创新药和新兴消费。市场短期涨跌两难,指数调整时部分个股或有机会。短期继续关注医药、黄金等避险品种的补涨机会;中期可提前布局受益于关税缓和的出口导向型行业;长期则应聚焦国产替代、科技创新等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赛道。
写在最后:
正如斯蒂格利茨所言:“当你用马鞭去拦高铁,只会被碾成历史的尘埃。” 21世纪的高铁,不需要19世纪的马鞭,全球化或许会被暂时扭曲,但技术革命与产业升级的洪流不可逆转。全球化不会倒退,但霸权必须退场,风浪未息,但东方既白,放弃幻想,适时出击!
余定恒
翼虎投资董事长&投资总监
于2025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