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虎周观察 | 惨烈洗盘!比特币再现闪崩!

2022-01-25   来源:

1

一周焦点

01

惨烈洗盘!比特币再现闪崩!

过去一周,欧美股市均有不同程度下跌,甚至有机构喊出“美股标普将下跌45%”的预言。加密货币市场也没有摆脱下跌的境况,比特币最近2日更是走出暴跌行情,让投资者损失惨重。

2022年1月22日晚间,比特币日内一度跌破36000美元/枚,最大跌幅12.8%。几个小时前,BTC价格较前一日略有上升,当前价格报35123美元/枚,折合人民币约226,872元/枚。以太坊也大幅下跌,最新报2434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723元。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1月,比特币创出了60002美元的新高,随后比特币一路下跌,2021年12月4日日内最大跌幅高达20%,最新价格较高点已跌去40%。虚拟货币的闪崩再次让投资者遭遇爆仓。据BTC123.fans网数据显示,最近24小时,全网有超31万人惨遭“血洗”,超66亿资金灰飞烟灭。

事实上,随着加密货币逐渐走入人们视野,市值不断扩大,已经历了数次暴涨和闪崩,可以说让投资者如同坐上了“过山车”。而自其去年11月创下最高约68000美元新高后,价格就开始一路颠簸向下,多位大行分析师、加密货币业内人士等都表达了担忧和不看好。此前,加密交易公司Radkl的董事总经理吉姆·格雷科(Jim Greco)就曾表示,比特币的投资热情在消退,交易活动萎靡。在比特币萎靡不振的情况下,活跃地址(衡量交易活动的指标)的增长也停滞不前。加密货币平台FalconX的媒体负责人Kantorovich也认为,最近的比特币崩盘可能为“短期、急剧的流动性紧缩”奠定基础,从而导致类似于去年12月的闪崩。

而瑞银分析师瑞银分析师James Malcolm直接表示加密货币将迎来寒冬。James Malcolm上周五发布报告称,美联储加息可能会降低比特币以及其他加密货币在投资者眼中的吸引力。“如果美联储采取行动控制通胀,那么投资者声称的通过持有比特币作为对冲通胀工具的说法就站不住脚。” 他解释到,对于加密货币来说,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肯定是一件坏事。在过去两年里,加密货币价格上涨离不开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助力。James Malcolm还认为,投资者已经逐渐意识到,鉴于比特币波动性以及有限供应性,这一加密货币实际上不是更好的货币。此外,他还认为,监管也是加密货币面临的主要问题。“价格飞涨的稳定币以及去中心化金融项目肯定会在未来几个月面临政府的打击。”

上一次“加密货币寒冬”发生在2017年底至2018年初,当时比特币从近2万美元跌至4000美元以下,并且在一年多时间里都维持在4000美元下方,导致投资者对加密货币信心大失。而世界资管巨头景顺在上周发布的2022十大事件预测中也提到,预计比特币的泡沫即将破裂,可能会一路暴跌至3000美元下方。

目前整个加密货币市场规模巨大,但由于这是一个全球的市场,无法受到一国或者一方的完全监管,因此其监管漏洞一直被诟病。此外,近年来随着全球对气候环境问题的关注,加密货币“挖矿”对能源的消耗也开始引起多方关注。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欧盟最高金融监管机构再次呼吁在整个欧盟范围内禁止主要模式的比特币挖矿。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副主席Erik Thedeen表示,比特币挖矿已经成为了瑞典的一个“国家问题”,并警告说,加密货币对实现巴黎协议中的气候变化目标构成风险。

在加拿大上市的数字资产经纪公司DeFiTechnologies的首席战略官戴安娜比格斯(DianaBiggs)表示,预计会有更多政府威胁限制与加密相关的活动。但她表示:“正如我们过去所见,这种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这是比特币本身的性质使然,它存在于主权国家的建构之外,货币信用不来源于主权国家的背书,我个人认为这是最有趣的方面之一。“

上周四,全球第三大加密货币挖矿国俄罗斯的央行提议禁止加密货币的开采和流通。其认为,加密货币具有传销特征,破坏货币政策的主权,对俄罗斯金融体系构成威胁,并造成非生产性电力消耗等一系列问题。



2

一周综述

受全球新冠疫情、美联储加息等因素扰动,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巨大,市场热点切换频繁,前期爆炒的新冠检测和口服药、预制菜等热点主题相继熄火,整体赚钱效应比较差。


全周上证指数0.04%,深成指-0.86%,创业板指数-2.72%。盘面上看,计算机运用、煤炭开采加工、机场航运、景点及旅游和银行等表现较好,生物医药、农业养殖、酒店餐饮、汽车零部件和化工材料等板块大幅调整。
整体来说,热点活跃,市场风险不大,继续看好后市机构性牛市,重制造轻服务,围绕成长创新寻找"皇冠明珠"。


南非发现奥密克戎病毒,进入冬季的北半球受到了一定程度冲击,虽然美国已经开发出相对有效的口服新冠药物,但新冠病毒已经成长为森天大树,人类想完全消除病毒已经不太可能,抗击新冠疫情是一个长期过程。随着通胀压力加大,海外多数国家将进入加息周期,但中国有充足的货币或产业政策空间来应对目前的宏观经济压力。

3

市场概况

(1)上证指数报3522.57收盘,0.04%;

(2)深证成指报14029.55收盘,-0.86%;

(3)沪深300报4779.31收盘,1.11%;

(4)中小板指报9457.65收盘,0.05%;

(5)创业板指报3034.68收盘,-2.72%;

(6)上证50报3218.74收盘,2.54%;

(7)中证500报6976.62收盘,-1.48%;

图片

4

股市虎评

图片

医药板块


医药行业指数整体-7.19%,各个细分领域,化学制药-5.06%,生物制品-10.64%,医疗器械-8.87%,医药商业-6.44%,中药-7.81%,医疗服务-5.36%。

板块观点

本周新冠检测和口服药炒作告一段落,部分抱团标的业绩低于预期,广东省集采方案生长激素降价超预期引发市场悲观预期,短期寻找估值与业绩增速匹配的底部标的,中长期看好创新药、OTC类及符合产业趋势的相关行业与个股。

行业动态

1.第七批仿制药带量采购名单出台;

2.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网站19日发布的《广东联盟双氯芬酸等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文件》显示,多款重组人生长激素在集采目录当中;

3.1月20日,日内瓦药品专利池(MPP)组织宣布,已与27家仿制药企业签署协议,生产默沙东口服COVID-19抗病毒药物Molnupiravir,并向105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供应,共有5家中国药企入围了协议名单。

图片

消费板块


本周消费板块中,食饮+3.8%,家电+2.7%,社服-1.2%,零售-0.6%,轻工-1.8%,纺服-3.4%,沪深300 +1.1%,食饮、家电跑赢沪深300,轻工、纺服大幅跑输。

板块观点

三级子行业中,景区、冰洗、空调、白酒、啤酒涨幅靠前,涨幅在+4%到+7%之间,预制菜、超市、小家电等跌幅居前,跌幅5-8%。上周地产链板块大跌后,本周出现反弹,旅游板块受“分步有序促进入境旅游、稳步发展出境旅游”的预期带动。

行业动态

1.2021年全年,空调零售额1527亿元,同比-1.2%,零售量4689万台,同比-8.7%;线上均价同比+13.8%,线下均价同比+6.9%;线上TOP3品牌集中度72.5%,线下TOP3品牌集中度83.8%

2.1月20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当中提到,在国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提下分步有序促进入境旅游、稳步发展出境旅游。

图片

传媒互联网


本周传媒-3.30%,计算机+4.40%,通信+0.43%,电子-2.21%,恒生科技指数+1.76%;子板块中,平面媒体-3.58%,影视院线-1.82%,营销服务-3.37%,网络游戏-4.33%,互联网-1.72%;云计算+6.81%,信创+4.27%,金融科技+5.65%,网络安全+3.85%,智慧医疗-2.54%;

板块观点

本周,港股科技股有所反弹,金融IT在数字人民币概念的带动下有所上涨,个股方面,业绩超预期个股有较好的表现,建议传媒互联网行业从基本面出发,关注估值较为合理的头部互联网公司和增长空间较大的平台公司。

行业动态

1.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发布<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修订<反垄断法>,完善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配套规则,制定出台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定,细化平台企业数据处理规则,制定出台平台经济领域价格行为规则。

2.网传字节跳动战略投资部已于近日解散,官方回应称决定加强业务聚焦,减小协同性低的投资,将战略投资部员工分散到各个业务条线中。

图片

机械板块


从各行业横向比较来看,2022年第3周(2022年1月17日至2022年1月21日),机械设备行业相对沪综指周累计超额收益为负,在所有行业中排名十六,周累计超额收益为-2.54%。2022年至今机械设备行业年累计超额收益-2.93%。

板块观点

工程机械方面,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的数据,12月挖掘机销量为2.40万台,同比下降23.8%,其中国内市场销售15423台,同比下降43.5%;出口8615台,同比增长105%。2021年全年挖掘机销量为34.28万台,同比增长4.63%,增速低于全年10%增长预期。此外,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增长,财政部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专项债1.46万亿元,各地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带动工程机械需求增长,一季度工程机械下游需求向好。


机器人方面,工信部牵头出台两项利好规划,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间行业营收年均增长20%、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到2025年翻倍的目标。今年Q3机器人企业表现并不乐观,国内一些代表公司出现营收大涨但利润暴跌的现象,成本价格上涨是一方面因素,更根本的原因还是受限于技术壁垒,国内的机器人企业大都集中在中低端产品领域,议价能力不强。两项规划的出台将加速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迈向高端化进程。此外,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退以及工业机器人价格不断下探,二者价格剪刀差已经明显缩小,机器换人将成为未来制造业转型的重要趋势。

行业动态

1.蒙古国计划启动大型高速路和铁路建设项目。当地时间1月19日下午,蒙古国交通运输发展部部长哈勒塔尔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蒙古国政府当日例行工作会议作出的相关决定时表示,蒙古国计划于2月15日就实施阿勒坦布拉格—扎门乌德方向高速路建设项目问题进行国际公开招标。目前,政府相关机构正在加紧进行招标文件制定等前期准备工作,招标相关信息将在近期内对外公布。据悉,上述高速路建设项目是被列入蒙古国“新复兴政策”文件的国家大型建设项目。(证券时报网)


2.交通运输部发布运营成绩单,2021年新增运营里程1168公里。1月13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2021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绩单:2021年,我国新增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5条,新增运营里程1168公里,较上年增长约15%,洛阳、绍兴等7市首次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与此同时,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也正在迈向智慧化,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想象空间进一步扩大。(北京商报)

图片

新能源板块


汽车行业指数整体-2.81%,各个细分领域,汽车整车-1.47%,汽车零部件-4.22%,汽车服务-3.30%,其他交运设备-4.10%。

板块观点

本周新能源车板块继续大幅下跌,汽车零部件跌幅较小。


钴方面,国内电解钴下游企业备库已经完成,企业多以观望为主,原料短缺及市场现货量少将共同成为电钴价格维持高位的支撑。钴盐成交较上周增加。除企业年前补库外,下游电池厂近期需求增加,市场活跃度小幅提升。后市预期或因成本提升及采购增量,价格将继续小幅上行。

锂方面,临近春节,物流将于下周开始陆续停滞。海外进口量因圣诞假期或导致1-2月维持低位。春节过后,由于2-3月企业备货情况不佳,价格难以如往年出现平稳或回落情况。


据上险数据显示,我国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上险超290万辆,12月上险量再创单月历史新高,达48.1万辆,环增32%。12月车企表现中,比亚迪依旧占据榜单第一,上险破9万辆,但环比增幅有所回落,主因是西安疫情影响到DM-i销冠车型交付,导致当月未能维持此前增势突破10万辆。车型中,长安奔奔和欧拉好猫年底发力,上险首次冲进万辆榜单。月初发布的2022年补贴新政较去年退坡30%,短期内,车企涨价客观存在或将降低消费者热情,但长期看,也许会成为推动今年新能源车市场快速上行。上半年新能源车逐步进入淡季,但排产来看呈现出淡季不淡的特征,具体行情表现仍需跟踪下游销售情况,预计上半年行情表现较为清淡,把握年报可能超预期的个股机会。

行业动态

1.2022年1月18日,宁德时代发布了旗下的换电服务品牌EVOGO乐行换电,及组合换电整体解决方案。组合换电整体解决方案由“换电块、快换站、APP”三大产品共同构成,首批将在10个城市启动EVOGO换电服务。

2.1月20日,小马智行首度公开第六代面向L4车规级量产设计的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外型设计、传感器及计算平台方案。第一批搭载该系统的车型为丰田 S-AM(SIENNA Autono-MaaS),一款基于7座赛那的混合电动平台,将于今年在国内开启道路测试,2023年上半年投入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的日常运营。

图片

半导体板块


受大盘影响,Wind半导体指数本周跌幅扩大,截至周五收盘,wind半导体指数跌155.75点,跌幅为2.26%,收报6735.81点。

板块观点

从电子元件、材料、设备、设计、制造、IDM、封测、分销等领域选取了142家半导体公司作了统计。本周半导体板块行情再度恶化,跌幅较此前再度放大。本周上涨的股票只有27家,较上周再度减少,另外有1家收平;而下跌的股票则扩大至114家,下跌的股票数量再度增加。


根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IC概念股本周涨幅超过5%的只有6家,超过10%的就只有1家,而跌幅超过5%的高达49家,还有12家跌幅超过10%,

涨幅方面,力芯微本周涨11.35%,为IC概念股涨幅榜第一名,中科曙光涨9.32%位列第二,正帆科技涨8.57%排名第三。立昂微、纳思达、北京君正本周均涨超5%。


跌幅方面,由于半导体行情持续走弱,板块个股整体表现不佳。其中,飞凯材料本周大跌18.94%领跌IC概念股。上周涨幅排行第一的也是飞凯材料,公司本周大跌抹去上周涨幅。此外,露笑科技本周跌14.21%紧随其后,晓程科技跌14.09%位列第三;江化微、神工股份、聚辰股份、力合微等9家公司本周也均跌超10%。

行业动态

1.力芯微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称,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16,000.00万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9,304.92万元,同比增加138.98%左右。力芯微表示电源管理芯片所处行业下游需求旺盛,公司立足自身优势,实现原有领域及客户份额的提升、新产品的导入。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不断深耕,积极开拓新市场、新客户,实现销售规模和经济效益的较好增长。


2.1月20日,京东方A发布公告称,公司预计2021年营收为2150亿元—22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 - 62%;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57亿元—26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0% - 416%。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京东方A表示,2021年,半导体显示行业在上半年延续了史上最长的景气周期;三季度以来,随着需求端出现调整,行业产品价格出现结构性回调,全年行业整体景气度较去年相对较高。公司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优势,受益行业景气的同时,经营业绩同比大幅提升。


3.深交所:比亚迪半导体将于1月27日创业板首发上会自成立以来,比亚迪半导体以车规级半导体为核心,同步推动工业、家电、新能源、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半导体发展。

在汽车领域,依托公司在车规级半导体研发应用的深厚积累,比亚迪半导体已量产IGBT、SiC器件、IPM、MCU、CMOS图像传感器、电磁传感器、LED光源及显示等产品,应用于汽车的电机驱动控制系统、整车热管理系统、车身控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车载影像系统、照明系统等重要领域。

在工业、家电、新能源、消费电子领域,比亚迪半导体已量产 IGBT、IPM、MCU、CMOS图像传感器、嵌入式指纹传感器、电磁传感器、电源IC、LED照明及显示等产品,掌握先进的设计技术,产品持续创新升级。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及市场验证,比亚迪半导体积累了丰富的终端客户资源并与之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下游优质客户共同成长。

招股书显示,比亚迪半导体此次IPO拟募资26.86亿元,投建新型功率半导体芯片产业化及升级项目、功率半导体和智能控制器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图片

量化研究


本周指数继续回调,沪强深弱,创业板形成60min和120min级别底背离,上证指数基本也止跌了。由于美国下周三加息强烈,影响三大指数反弹,预计下周指数低开高走,过年红包行情可期。本周最火的是网传券商首席涉嫌内幕交易被抓,那位接盘的公募量化部总经理,其实业绩还可以的,之所以能回应一切正常,很可能是因为他是接盘的那个受害人... 口口声声打造中国AQR,果然都不太行。


事情发展链条梳理可能是:HW内部人士获得内幕消息- 券商首席获知 - 柚子买入 - 首席联合专家推票 - 柚子准备出货 - 卖一部分量不够 - 首席向量化人士推票 - 量化基金成不明就里接盘侠 - 首席被抓 - 量化配合调查 - 量化被证实清白,接盘是因为水平太差。至于去年其他几个量化产品,同样惨不忍睹,H家的绝对收益产品这次开放我预估起码被赎回三分之一,而另一个某H阿尔法产品,当年靠打新做出来的收益,也不限购,任由规模扩大,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总之,公募还在做量化买方的,都是苦命人。本周四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逾125亿元,近5日累计加仓超200亿,说明外资在不断抄底,国人在不断卖出,笔者痛心。指数目前已经破短期支撑位了,从短期看,岌岌可危,但中长期肯定是机会,继续布局大蓝筹和互联网科技。

股指期货

本周为股指期货2201主力合约交割周,周五,IH、IF、IC2201对应现货端上证50、沪深300及中证500指数的基差分别为-4.54、-3.71、5.58 ,而上周五对应2201数据为-2.25、-3.13、7.26,发现各基差变化不大。对应下月合约IH、IF、IC2202对应现货端上证50、沪深300及中证500指数的基差分别为17.86、25.89、32.58,换仓成本依旧很高。

融资融券

从两市融资融券余额数据上看,融资融券余额均在减少。截至1月20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8866.8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53.22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8017.8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49.74亿元;两市合计16884.7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02.96亿元。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