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虎周观察 | 开年首周A股情绪转冷,2024机会在哪里?

2024-01-08   来源:

一周焦点

美国12月份新增就业大超预期

美国方面

当地时间5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12月份新增就业大超预期(美国12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1.6万人,预估为增加17.5万人,前值为增加19.9万人)。

工资方面,对通胀来说较为关键的指标平均时薪平均时薪环比增长 0.4%,超出预期的 0.3%,至34.27美元,同比增长4.1%。12 月工资增幅超预期。

失业率方面,美国12月失业率持平于3.7%,预期为3.8%。劳动力参与率升至62.5%,前值为62.8%,就业人口比率同步降至60.1% 。促使市场进一步下调对美联储最快3月降息的预期。

中国方面

2023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11月下降0.4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1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4%,比11月上升0.2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扩张有所加快。

一周综述

说好的新年开门红并没有到来,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数创新低,市场风险偏好下降,资金防守意图明显,高分红价值龙头中国神华市值超过成长股龙头宁德时代,全周亏钱效用明显。

全周上证指数-1.53%,深成指-4.29%,创业板指数-6.12%。盘面煤炭、公用事业、石油石化、钢铁和银行等表现不错,电子、计算机、通信、电力设备和食品饮料等跌幅居前。

地缘政治方面,中美对抗将是持久战,两国将会围绕各自核心利益反复博弈,美国对中国的围堵和打压手段不会停止,今年美国和台湾领导人换届选举都会给中美关系带来较大的波动。海外经济方面,在地缘政治冲突和经济周期规律下,全球大部分国家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仅少数几国家或行业增长预期相对乐观。从近期数据来看,美国经济展现超强的韧性,且核心通胀数据得到有效控制,美联储加息周期已经接近尾声,货币政策对市场的冲击告一段落,各国也会推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或积极的产业政策,利好股市流动性和估值提升。国内方面,近几个月高频数据显示经济呈现一定程度复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同时,证监会也明确表示要坚决贯彻党中央活跃资本市场和提振投资者信心的重要部署,大家期待已久的IPO暂缓,减免印花税,限制减持,监管量化和限制转融通减持等政策已经落地,相信后面还会有更多利于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机制建立。整体来说,市场正在通过自身节奏寻找市场底,目前是寻找优质公司的好时机,为将来波澜壮阔的行情做好前瞻布局。

市场概况

(1)上证指数报2929.18收盘,-1.53%;

(2)深证成指报9116.44收盘,-4.29%;

(3)沪深300报3329.11收盘,-2.97%;

(4)中小100报5738.43收盘,-4.68%;

(5)创业板指报1775.58收盘,-6.12%;

(6)上证50报2268.54收盘,-2.48%;

(7)中证500报5281.87收盘,-2.71%;

股市虎评

医药生物板块

A股医药生物成分股本周跌2.70%。各细分领域中,医药商业1.55%,中药-0.17%%,生物制品-2.97%,医疗器械-2.74%,化学制药-3.42%,医疗服务-6.21。AH涨幅靠前:生物谷(39.04%)、ST天圣(15.79%)、九安医疗(15.29%)、启迪药业(14.17%)、成都先导(14.08%)、澳洋健康(13.72%)、大唐药业(12.17%)、江苏吴中(11.92%)、开开实业(10.67%)、龙津药业(10.50%)。AH跌幅靠前:科笛(-32.60%)、微创机器人(-24.60%)、巨星医疗控股(-20.00%)、宜明昂科(-18.06%)、康诺亚(-15.89%)、医渡科技(-15.81%)、梅斯健康(-15.51%)、圣诺医药(-12.57%)、沛嘉医疗(-12.04%)、京东健康(-12.02%)。

板块观点

本周A股医药生物板块未来迎来开门红,与市场整体下跌有关。今年我们将继续关注最新、最快、最好的有出海逻辑的真创新;美联储的降息预期有利于创新药标的估值的提升。ADC、NASH、AD等是我们重点关注的赛道,坚持从临床数据中前瞻性发掘个股。

行业动态

1)1月1日,恒瑞医药HER3-ADC获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拟用于治疗经三代EGFR-TKI和含铂化疗后疾病进展的EGFR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1月2日,宜联生物将一款处于IND阶段的c-MET ADC全球权益授予罗氏,宜联生物将获得5000万美元首付款及近期里程碑付款,近10亿美元的监管里程碑付款,以及基于销售净额的特许权使用费。

2)1月2日,信达生物GLP-1R/GCGR双重激动剂玛仕度肽9 mg剂量在中国肥胖受试者中的一项III期临床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1月3日,先为达长效GLP-1R激动剂Ecnoglutide针对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的Ⅲ期临床取得积极结果。

3)1月2日,罗氏帕妥珠/曲妥珠单抗固定组合皮下注射液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早期和转移性HER2阳性乳腺癌。

4)1月2日,阿斯利康/赛诺菲长效RSV单抗在中国获批,用于预防新生儿和婴儿由RSV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

5)1月2日,GSK IL-5单抗mepolizumab新适应症获批,作为联合维持疗法治疗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1月4日,三生国健IL-5单抗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重度哮喘II期临床达到主要终点。

6)1月2日,歌礼制药THRβ激动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2期临床中期分析结果积极。1月3日,瑞博生物宣布与勃林格殷格翰共同开发NASH/MASH小核酸创新疗法,瑞博生物将获得预付款和里程碑付款,以及阶梯式销售提成,总交易金额超过20亿美元。

7)1月2日,君实生物PD-1单抗新适应症获批,联合化疗围手术期治疗并单药作为辅助治疗后巩固治疗,用于可切除III期非小细胞肺癌。1月2日,百济神州PD-1单抗新适应症获批,用于一线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细胞癌。1月4日,君实生物合作伙伴Coherus与Inovio达成合作,推进PD-1单抗联合DNA药物治疗局部晚期高危HPV16/18阳性头颈癌。

8)1月2日,泽璟制药外用重组人凝血酶获批,用于成人经标准外科止血技术控制出血无效或不可行,手术创面渗血或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出血的止血。

9)1月2日,Anavex Life Sciences口服sigma-1伴侣蛋白激动剂blacamesine治疗儿科Rett综合症的2/3期临床未达到主要终点。

10)1月3日,第一三共CDH6-ADC在中国获批临床,拟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线全身抗癌治疗的铂耐药高级别卵巢癌、原发性腹膜癌或输卵管癌。1月5日,默沙东启动四个候选药物的关键三期临床,其中包括与科伦博泰合作的Trop2-ADC,拟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和经治的子宫内膜癌。

新消费与互联网板块

本周消费与互联网板块中,家电+0.1%,轻工-0.7%,纺服-0.7%,社服-1.1%,港股互联网-1.7%,商贸零售-1.7%,农业-2.3%,传媒-3.0%,美护-4.0%,食饮-4.9%;沪深300 -3.0%,恒生指数-3.0%,恒生科技-4.6%。三级子行业中,涨幅居前的是自然景区、百货、冰洗、人工景区、空调、娱乐用品,涨幅2.0%~5.0%;跌幅居前的是预加工食品、调味发酵品、其他酒类、白酒、家电零部件、啤酒、门户网站、零食,跌幅-7.5%~-5.0%。

板块观点

节前消费白马股上涨未在本周延续,节前反弹主要系基金调仓行为,基本面未明显变化。未来关注:1)看海外需求找出口受益品种,2)细分领域的高成长机会。

行业动态

1、甲辰龙年贵州茅台酒在i茅台正式开启申购,市场指导价为2499元/瓶。目前第三方平台“龙茅”的价格为5499元/瓶。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生肖酒大约有200亿元的市场规模,主要满足消费者礼赠、收藏、品鉴与投资消费市场。

2、安踏体育发布23Q4经营数据:安踏品牌23Q4增长高双位数,Fila增长25-30%,其他品牌增长55-60%。

新能源板块

汽车行业指数整体-3.76%,各个细分领域,汽车整车-4.18%,汽车零部件-3.47%,汽车服务-2.51%,其他交运设备-3.01%。

板块观点

本周新能源重回暴跌态势,板块全线下行。12月28日,重庆金美举办MC规模化产品落地仪式,已获得批量订单,预计2024年开启大批量供货。我们认为,继MA突破量产后,本次重庆金美突破MC量产,复合集流体产业已实现从0-1突破,后续关注1-1的量产降本和批量订单落地节奏,预计2024H2实现复合集流体产业化量产。12月23日蔚来在NIO DAY上正式推出了ET9行政旗舰车,将搭载900V高电压平台,预计2025年Q1交付。除蔚来外,华为M9、小鹏X9、小米SU7等亦上线高压快充,随高压快充车型加速渗透,有望持续催化高压快充产业链。目前股价已充分反应销量较差表现,锂电材料估值2023年普遍回落到20倍PE,整车销售端数据环比继续回升,但盈利仍在下滑,库存居高不下,基本面持续下行,但锂电排产仍较差,关注整车零部件方向。

行业动态

1、2024年1月2日,特斯拉发布2023年全球生产与交付数据。2023年全年,特斯拉全球范围内共计生产电动车约185万辆,交付约181万辆,分别同比增长约35%、38%。圆满完成180万辆年交付目标的同时,特斯拉也蝉联了全球纯电动车交付量榜单冠军。

2、国家发改委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拟提出,推进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支持自动驾驶汽车在特定区域、特定时段进行商业化试运营试点,打通车企、第三方平台、运输企业等主体间的数据壁垒,促进道路基础设施数据、交通流量数据、驾驶行为数据等多源数据融合应用,提高智能汽车创新服务、主动安全防控等水平。

电子板块

本周国内外电子通信板块均显下跌态势,其中申万电子指数下跌6.42%;申万通信下跌5.72%。海外市场方面,费城半导体指数下跌5.80%。

板块观点

本周手机产业链核心标的如韦尔股份、卓胜微等出现较大幅度调整,本质原因在于华为的回归必然带动了手机产业链相关零部件的出货,而国内安卓手机厂商们纷纷跟进库存回补力度,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市场的整体出货。但这样的增长并非需求结构性改善所致,2024年智能手机市场需求是否真正会迎来增长仍然是一个“不确定”的事,本周手机传统产业链大票的下跌也是对需求不确定的反映。另外通信行业整体资本开支预期增速下滑,对行业景气度也是个负面影响,今年板块整体难有业绩端的大幅增长。对于海外科技板块而言,本轮调整更多是估值层面对短期涨幅过高的调节,可逢低布局有有核心产业趋势的龙头企业。

行业动态

1.CES 2024展会将于2024年1月9日-1月12日开幕,主题为“AII Together, AII On”。根据CES展会官方的数据,CES 2024参展企业达到了4000+家,而其中来自中国的企业便有1115家,超过了1/4。Intel、英伟达、AMD、高通等芯片厂商,将集中推出支持“本地”AI、生成式AI、或算力增强芯片;AI+消费电子、汽车、智能家居、机器人等全场景终端,多维创新产品亮相,预演2024年AI应用落地。

2.1月4日消息,微软宣布将在新款笔记本电脑和PC上设置全新AI Copilot键。

——微软将2024年描述为“AI PC之年”,并称在键盘上新增Copilot键是第一步:用户按下此键,即可调用AI助手Windows Copilot,它能帮助用户在PC上执行一系列任务,包括调整PC设置、回答用户的提问、帮助用户画图、写邮件和总结文本等。

3. 首批手机直连星链卫星成功发射。根据此前规划,手机直连星链业务(Direct to Cell)将于2024年开始落地服务,首批卫星将用于在美国地区进行服务测试,并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发射 840颗DTC卫星。目前,FCC批准该服务通过T-Mobile频段面向4G终端提供直接卫星服务,与地面蜂窝网络构成互补关系。手机直连卫星等面向民用市场的卫星互联网应用正开始加速落地发展。

衍生品板块

场内期权

(一) 标的指数走势

本周所有指数周线全部单边下跌。本周初期小票强于大票,本周后期则大票强于小票,以周线计算本周大小票平分秋色。

(二) 波动率

本周初中期各场内期权合约隐含波动率继续略微上升,特别是周五各指数共振下跌时,隐含波动率上升明显。

(三) 行情预测

各主要指数大小票继续分化,大票走势本来以为已经于半月前见底,但本周指数收阴表示投资者情绪并不稳定。而小票本周继续收阴线,未有企稳迹象。

本周继续无任何较大的利好或得空消息,但人民币汇率已经在短暂升值之后持续贬值,从7.09直接下跌到7.15附近。连续多周在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心理关口之下时,外部资金在元旦之后没有明显的注入迹象。

目前来看权重率先走出了低迷,小票有可能是黎明前的最后一跌已经企稳,但信心的恢复时间可能比较漫长。从现在来看,短期3000点可能就是指数顶部,信心缺失情况下后市指数有可能继续震荡,极其乐观的情绪仍旧不可取,投资仍然需要谨慎。

量化研究

本周三大指数四连跌,沪强深弱,多IH空IC策略收益0.34%。2023年,A股市场在年初冲高回落后步入震荡下跌,万得全A指数下跌5.19%代表大盘蓝筹股的沪深300下跌11.38%,以万得微盘股指数(上涨49.88%)、北证50指数(上涨14.92%)为代表的宽基指数成为全年最大亮点。2023已经过去,从全球主要股指涨幅榜看,A股港股依然垫底。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业绩显示的5-50亿规模私募共752家,今年以来的收益均值为1.30%,正收益占比为54.39%。按量化or主观标签来看,今年以来有业绩显示的量化私募共150家,收益均值为5.58%,正收益占比为78%,整体表现亮眼;今年以来有业绩显示的“主观+量化”私募共187家,收益均值为4.38%,正收益占比为68.45%,表现居中。在今年来整体A股市场表现欠佳的情况下,对主观私募整体表现影响较大,有业绩显示的主观私募共415家,今年以来收益均值为-1.64%,正收益占比为39.52%。

股指期货

本周为股指期货2412主力合约第三周,周五,IH、IF、IC、IM2401对应现货端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指数及中证1000指数的基差分别为1.86、5.09、0.33、-11.01,而上周五对应2401数据为0.43、8.29、2.57、7.56,发现IH、IF和IC基差升水继续减少,IM基差由升水转为贴水,下周小票反弹概率较大。

融资融券

从两市融资融券余额数据上看,融资余额在增加,融券余额不断减少。截至1月4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8321.2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1.34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7547.8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0.88亿元;两市合计15869.1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2.22亿元。上证报:新年伊始,债券市场依旧火热,降息、降准预期下的抢跑行情并未停歇。近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从2023年末的2.7%快速降至2.53%附近,并刷新了近4年的低点;30年期国债期货强势创出历史新高,也突破了8月高点的压制,其背后的逻辑便是货币政策宽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