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焦点
01
机遇犹存,板块风格有望更加平衡
一周综述
前期热门的红利股开始回落,市场继续弱势调整,但是整体杀跌动能减弱,部分活跃资金开始选择做多超跌板块,去年跌幅较大的锂资源、光伏、医美、CXO和免税轮动反弹。
全周上证指数-1.61%,深成指-1.32%,创业板指数-0.81%。盘面美容护理、电力设备、商贸零售、建筑材料和交通运输等表现不错,电子、计算机、通信、传媒和石油石化等跌幅居前。
地缘政治方面,中美对抗将是持久战,两国将会围绕各自核心利益反复博弈,美国对中国的围堵和打压手段不会停止,今年美国和台湾领导人换届选举都会给中美关系带来较大的波动。海外经济方面,在地缘政治冲突和经济周期规律下,全球大部分国家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仅少数几国家或行业增长预期相对乐观。从近期数据来看,美国经济展现超强的韧性,且核心通胀数据得到有效控制,美联储加息周期已经接近尾声,货币政策对市场的冲击告一段落,各国也会推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或积极的产业政策,利好股市流动性和估值提升。国内方面,近几个月高频数据显示经济呈现一定程度复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同时,证监会也明确表示要坚决贯彻党中央活跃资本市场和提振投资者信心的重要部署,大家期待已久的IPO暂缓,减免印花税,限制减持,监管量化和限制转融通减持等政策已经落地,相信后面还会有更多利于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机制建立。整体来说,市场正在通过自身节奏寻找市场底,目前是寻找优质公司的好时机,为将来波澜壮阔的行情做好前瞻布局。
市场概况
(1)上证指数报2881.98收盘,-1.61%;
(2)深证成指报8996.26收盘,-1.32%;
(3)沪深300报3284.17收盘,-1.35%;
(4)中小100报5646.90收盘,-1.60%;
(5)创业板指报1761.16收盘,-0.81%;
(6)上证50报2237.21收盘,-1.38%;
(7)中证500报5206.18收盘,-1.43%;
股市虎评
医药生物板块
A股医药生物成分股本周跌2.79%。各细分领域中,医疗服务0.67%,医疗器械-2.23%,化学制药-2.67%,医药商业-2.81%,中药-4.11%,生物制品-5.36%。AH涨幅靠前:宜明昂科(14.29%)、福瑞股份(12.10%)、药明生物(7.08%)、艾迪药业(6.62%)、乐普生物(6.18%)、*ST太安(5.56%)、药明康德(5.45%)、三友医疗(4.90%)、康方生物(4.83%)、信达生物(4.43%)。AH跌幅靠前:辰光医疗(-27.93%)、生物谷(-23.92%)、新赣江(-23.33%)、康乐卫士(-22.92%)、鹿得医疗(-22.79%)、大唐药业(-21.40%)、峆一药业(-20.12%)、中科美菱(-20.12%)、数字人(-19.18%)、锦好医疗(-16.56%)。
板块观点
本周A股医药生物板随指数继续下跌。其中疫苗跌幅居前,可能与默沙东9价HPV疫苗在中国获批低龄两针接种程序相关。医疗研发外包涨幅居前,可能与药明生物在JMP医疗健康年会上发布超预期新增项目数量相关。个股跌幅靠前的标的几乎全部来自北交所。美国劳工部公布去年12月的CPI数据,环比超预期升高,降低了市场对于3月降息的预期;对BioTech和创新药管线的估值是短期的扰动,但不改变2024年的降息预期,也不改变我们此前对于创新药谨慎乐观的观点。我们继续从临床数据中前瞻性挖掘出海的真创新。
行业动态
1)1月7日,舶望制药与诺华就RNAi疗法达成合作协议。舶望制药将从诺华获得1.85亿美元的首付款,潜在金额达41.65亿美元。
2)1月8日,Alphabet旗下AI制药公司Isomorphic Labs与礼来和诺华达成了两项价值30亿美元的药物发现协议。Isomorphic Labs将从礼来获得4500万美元的首付款,17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从诺华获得3750万美元的预付款,12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3)1月8日,默沙东斥资6.8亿美元收购Harpoon Therapeutics。1月8日,强生宣布斥资20亿美元收购ADC公司Ambrx Biopharma。
4)1月8日,荣昌生物MSLN-ADC获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用于铂耐药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1月8日,诺灵生物HER2-ADC申报临床获受理。1月8日,百奥赛图将HER2/Trop2-ADC授予Radiance Biopharma,百奥赛图将获得里程碑付款和个位数净销售额分成。1月8日,康宁杰瑞HER3/Trop2-ADC获批临床。1月9日,Genmab/辉瑞TF-ADC向FDA提交sNDA,寻求完全批准,用于在一线治疗中或治疗后病情进展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1月12日,荣昌生物维迪西妥单抗+赛帕利单抗治疗至少一线含铂标准治疗失败的HER2表达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的Ⅱ期临床完成首例患者入组。1月12日,第一三共启动B7H3-ADC针对复发性小细胞肺癌的三期临床。
5)1月9日,康华生物将重组六价诺如病毒疫苗在大中华区的权益授予HilleVax,康华生物将获得1500万美元首付款,2.555亿美元里程碑款项,净销售个位数百分比的销售分成。1月9日,默沙东九价HPV疫苗针对9-14岁女性的二剂次接种程序在中国获批。1月9日,瑞普生物与申基生物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四联猫mRNA疫苗。1月 12日,深信生物二价RSV mRNA疫苗IND获FDA许可。
6)1月9日,卫材Aβ单抗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
7)1月9日,礼来CGRP单抗在中国获批,用于成人发作性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
8)1月11日,和黄医药Syk抑制剂索乐匹尼布用于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NDA获受理并被纳入优先审评。
9)1月9日,BioNTech从CellmAbs获得一款临床前ADC新药以及ADC技术授权,BioNTech将支付预付款和数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以及销售分成。1月11日,BioNTech与药明生物达成研究服务协议,药明生物为BioNTech开发针对两个未披露靶点抗体,药明生物将获得2000万美元首付款,并有资格获得里程碑付款及分级销售提成。
10)1月12日,MSD宣布Keytruda获FDA批准用于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新诊断的III-IVA期宫颈癌。
新消费与互联网板块
本周消费与互联网板块中,美护+5.1%,商贸+1.3%,纺服+0.1%,家电-0.5%,食饮-0.6%,农业-1.1%,社服-1.2%,轻工-1.3%,港股互联网-2.2%,传媒-3.0%。三级子行业中,涨幅居前的是百货、品牌化妆品、自然景区、零食、多业态零售,涨幅3.0%~6.5;跌幅居前的是门户网站、其他黑色家电、生猪养殖,跌幅-4.0%~-3.0%。
板块观点
美护板块大幅反弹主要系活跃资金做反弹,基本面无明显变化,节前医美消费旺季有一定催化,节后需求仍需观察。未来关注:1)看海外需求找出口受益品种,2)细分领域的高成长机会。
行业动态
1、中国2023年12月CPI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0.1%:PPI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3%。中国2023年CPI同比上涨0.2%,PPI下降3.0%。国家统计局指出,2023年12月份,受寒潮天气及节前消费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降幅收窄;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保持稳定。受国际油价继续下行、部分工业品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当月PPI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收窄。
2、截至1月13日,已有6部影片定档大年初一(2月10日)上映,背后有横店影视、中国电影、万达电影、博纳影业等多家上市公司的身影。
新能源板块
汽车行业指数整体-0.03%,各个细分领域,汽车整车0.15%,汽车零部件-0.19%,汽车服务-2.48%,其他交运设备1.10%。
板块观点
本周新能源弱势反弹,锂资源板块领涨。中汽协数据,23年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19.1万辆,同环比+46%/16%,渗透率37.7%,同环比+5.9/+3.2pct。2023年1-12月累计销量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累计渗透率为31.6%。12月电动车产量为117.2万辆,同环比+47.5%/+9.1%,2023年1-12月累计产量为958.7万辆,同比+35.8%。12月电动车销量119.1万辆,同环比+46%/16%,超市场预期,其中出口11.1万辆,同环比+37%/15%,23年全年电动车销量949.5万辆,同比+37.9%,其中出口120.3万辆,同比+77.6%,预计24年增25%至约1186万辆。目前股价已充分反应销量较差表现,锂电材料估值2023年普遍回落到20倍PE,整车销售端数据年初有较大下滑,主要是受2023年底冲量影响导致需求透支,观察销售数据回升程度,材料端关注上游资源。
行业动态
1、近日,极氪官方发布宣传海报称,历时26个月极氪累计交付量突破20万台,刷新了造车新势力最快记录,同时仍保持着全球唯一新能源零自燃记录。其标准为在没有人为原因且无外界火源等情况下,因车辆三电系统自身原因导致的起火事件为0。
2、1月9日,广汽集团宣布,已于2023年底获得广州市L3自动驾驶路测牌照,并在广州市指定的高快速道路开展测试。
电子板块
本周a股电子板块持续调整,跌幅达到4.22%,通信板块也持续下跌,跌3.22%;本周美股科技上涨,费城半导体指数涨幅达3.02%。
板块观点
a股板块下跌核心原因为下游需求一般,一季度板块业绩承压。英伟达本周创历史新号,短期为h20即将量产驱动。在a股板块下游景气度仍未见好转的背景下,短期应关注海外ai链的进展,如赛微电子(谷歌mems光开关),美股光芯片龙头lumentum、coherent 24年业绩改善趋势。
行业动态
1.多款ai pc产品在ces展会中发布,整理如下: 1.联想:展出了搭载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的Yoga系列产品,并推出AI赋能的全新ThinkBook产品、ThinkCentre台式机及配件。2. 三星:展出Galaxy Book 4系列笔记本电脑,与Copilot深度联动。3. 宏碁:推出全新宏碁·未来轻薄环保电脑16,并展示搭载全新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的轻薄AIPC非凡Go及多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创新技术。4. AMD: 宣布推出 Ryzen 8000G 系列处理器、Radeon RX 7600 XT 显卡,支持大型语言模型等应用。
2. 1月8日,据苹果官网显示,苹果头显Vision Pro将于2月2日在美国上市,太平洋时间1月19日早上5点(北京时间21:00)开始预购。首期发货量在8万台左右。
3.1月9日讯,英伟达在国际消费电子展(CES)的演讲中宣布推出三款带有额外组件的新型桌面图形芯片,这将让游戏玩家、设计师和其他电脑用户在个人电脑上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而无需依赖通过互联网访问的远程服务。英伟达现在声称,它的图形芯片是驱动新型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的最佳引擎。三款新的芯片包括GeForce RTX 4080 SUPER,将拥有更多的处理内核和更快的内存。
衍生品板块
场内期权
(一) 标的指数走势
本周所有指数周线继续全部单边下跌。本周初期大票强于小票,本周后期则小票强于大票,以周线计算本周大小票平分秋色。
(二) 波动率
本周一指数大跌时,各场内期权合约隐含波动率继续大幅上升,至周五时略微有所下降。
(三) 行情预测
各主要指数大小票同步走势,大票走势本来以为已经于三周前见底,但本周指数收阴表示投资者情绪并不稳定。而小票本周继续收阴线,未有企稳迹象。
本周继续无任何较大的利好或得空消息。连续多周在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心理关口之下时,新的2900关口已经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压力线。
目前来看权重率先走出了低迷但还不稳,小票则继续向下阴跌,短期来看投资者都没信心。从现在来看,短期3000点可能就是指数顶部,信心缺失情况下后市指数有可能继续震荡,极其乐观的情绪仍旧不可取,投资仍然需要谨慎。
量化研究
本周三大指数继续震荡调整,沪强深弱,多IH空IC策略收益0.40%。2023年的指数增强策略依然还是那个王者,延续了2022年傲视群“熊”的表现。从业绩表现来看,私募指增明显强于大盘和股票基金指数,量化私募在惨淡的权益市场中,扛起了逆流而上的大旗。从指数平均涨跌幅来看,私募指增相对于宽基基准指数超额明显,私募300指增-7.3%,私募500指增2.4%,私募1000指增8.7%,而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偏股混和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均是绿油油的一大片。
具体而言,私募量化的2023超额一季度萎靡,后三季度爆发。2023年1季度市场普涨行情,加之上市公司年报业绩预期修复,AI行情和中特估行情相继启动,推动沉寂多年的TMT行情爆发等因素,以量价为主的管理人们反映超额没有那么好做,各类指增表现平平。反而是以基本面为主的策略超额突出。但随着市场风格的稳定、行情连续性提升后,管理人在数据分析、模型预测、交易执行方面的优势得到体现,在二三四季度超额迎来持续修复。尤其是在小微盘行情和市场普跌市场中,量价为主的指数增强展现出了独有的业绩优势。
从管理人维度中位数可以看到,2023年全年1000指增超额约15%,500指增超额约11%,300指增超额约7%,比私募指增指数的业绩稍微高一些。虽然相较于2022年有差别不大,但与过往年份对比早已不能同日而语。超额收益下降趋势不可逆转,但市场的错误定价大概率会长期存在,这要求管理人们持续内卷,持续迭代,持续投入,才能让锋利的镰刀割不到自己。
回顾2023年的Barra风险因子表现,一季度风格因子方向性不太明确,全年来看动量因子、贝塔因子波动较大,市值、非线性市值、流动性、流动性、非线性市值趋势较为稳定,虽然在12月初有一波回撤,但全年延续小市值风格。
2023年量化中性业绩可谓是在市场寒冬中难得的一道光,全年取得了大概7-8%的费前收益。虽然明显低于2020年以前平均15%的收益,但相较于2022年仅仅3%已经算是可圈可点了。在市场几乎什么资产都不赚钱的背景下,量化中性俨然还是小甜甜。
股指期货
本周为股指期货2412主力合约第四周,周五,IH、IF、IC、IM2401对应现货端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指数及中证1000指数的基差分别为1.99、2.23、-17.58、-23.49 ,而上周五对应2401数据为1.86、5.09、0.33、-11.01,发现IH和IF基差回到0值附近,IC和IM基差贴水增大,下周小票继续反弹概率大。
融资融券
从两市融资融券余额数据上看,融资余额在减少,融券余额不断增加。截至1月11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8266.3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7.65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7470.2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0.05亿元;两市合计15736.6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7.70亿元。 在1月11日的东京市场,日经平均指数自1990年2月以来,再次突破3万5000点。东证的总市值(主要市场、标准市场和成长市场,的合计)达到917万亿日元,比前一日增加13万亿日元(1.5%),连日刷新历史最高纪录。换算成美元达到6.32万亿美元。 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的合计总市值(按美元计算)1月11日超过了中国的上海证券交易所。这是东京证券交易所约3年半以来再次重返亚洲第一。投资资金回归日本和规避中国带来了逆转,值得警惕。